专访 d.id 创始人:域名背后,是组织形式的重新定义
市场对于 Web3 域名的误解很深,而这种误解的源头可能在于 DID 不完全是 2C 的产品。
撰文:Babywhale,Foresight News
于去年完成了 1300 万美元融资的 Web3 身份协议.bit 刚刚官宣了品牌升级计划,正式更名为 d.id。包括 d.id 在内,Space ID、Masa 等 DID(去中心化身份)协议也是近一年来市场的焦点之一。除去简单的地址可读性之外,DID 协议提供了关于身份和组织架构方面颠覆性的 Web3 解决方案。
得益于 NFT 的特殊性质,DID…
市场对于 Web3 域名的误解很深,而这种误解的源头可能在于 DID 不完全是 2C 的产品。
撰文:Babywhale,Foresight News
于去年完成了 1300 万美元融资的 Web3 身份协议.bit 刚刚官宣了品牌升级计划,正式更名为 d.id。包括 d.id 在内,Space ID、Masa 等 DID(去中心化身份)协议也是近一年来市场的焦点之一。除去简单的地址可读性之外,DID 协议提供了关于身份和组织架构方面颠覆性的 Web3 解决方案。
得益于 NFT 的特殊性质,DID 可以将用户的链上行为记录下来并形成一个特殊的「身份证」。而这种身份不仅仅代表了「你是谁」,更是进一步挖掘出用户的行为、习惯等等。辅助以隐私保护,用户可以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和项目本身进行更好的匹配,挖掘定制化服务的可能性。
2B 领域,DID 为组织提供了底层统一的去中心化管理方案,帮助组织在架构、权限等方面实现更便捷的统筹和规划。随着 Web3 解决方案逐渐走入主流视野,DID 的市场空间蕴含着较大的潜力。
虽然 DID 协议的想象空间巨大,但当下带给用户的观感似乎只是简单的域名。DID 协议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想象空间究竟在哪儿?简单的几位字母为何能吸引资本的重金押注?带着种种疑问,Foresight News 采访了 d.id 的创始人 Tim,试图通过这位 DID 代表项目之一的创始人的思考中获得一些答案。
笔者注:当下市场对一些新概念产生的误解可能缘于还没有从上一轮牛市中的逻辑转变过来。类似于 DeFi、NFT 这种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以直接触达的产品易于被理解,但近一年来资本的投资方向开始关注于 2C 与 2B 结合的方向,可能短期内并不会给用户的体验带来质的改变,却也是在推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带着这样的思路去理解 Tim 的回答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Foresight News: 从最初的 DAS 到 .bit,再到如今的 d.id,这次品牌升级有哪些维度的考量?除了品牌升级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更新?未来有何新的规划?
Tim:这次品牌升级主要是源自于过去近 3 年的实践总结。时刻身处第一线让我们对 DID 这个领域的价值和未来有了全新的思考。之所以进行这次品牌升级,核心考虑有两个:1. 让大家重新理解 DID 这个被低估的领域;2. 向业界传达我们的全新使命:通过 DID 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组织,协作,分享。
此次品牌升级的变化包括:
-
启用全新的官网 d.id;
-
提出 DID-based 概念,并正式发布一系列 DID-based 产品:Voty.xyz, SoulFrag.xyz, d.id Profile;
-
正式推出 DID as a Service,帮助任何人都可以一键发行 DID,要做的只是将一个 .bit 账户升级为顶级后缀;
-
提出并践行 Barrier-free Web3 的概念,旗下产品全面实现 Seedless,Gasless,Decentralized。
升级后的 d.id 是转变为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完整 DID 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我们相信 DID 将重塑社会,重新定义组织和个人。过去一年我们对外的发声比较少,主要精力放在打造产品,将我们对 DID 的思考产品化。目前,我们的产品矩阵已经形成闭环,并在我们看好的 DAO 和 Game 领域初见成效。MoleDAO,SeeDAO,BuilderDAO 等 DAO 组织;Matr1x,ultiverse 等游戏平台都在使用我们的方案。这些案例印证了我们对 DID 未来的判断:DID 将重新定义组织。未来,我们的重点利用 DID 赋能粉丝经济,创作经济以及更广泛的组织。
Foresight News: d.id 已经开放注册整两年,目前数据层面看的话,取得了哪些成绩,您对 d.id 如今的发展现状打几分?
Tim: 数据方面,我们 DID 注册数是 28 万,独立地址数 12 万,生态合作伙伴超过 140 家。这个数据在同类产品中似乎并不是特别顶尖,我会给这个数据打 8 分。它符合我们的预期,是我们战略选择的结果。一直跟踪我们用户的会比较了解,这些数据是在几个严格的条件下达成的:
-
目前 .bit 的注册并未全部开放,只开放了大约 50% 的账户供市场注册,这个在合约层面进行了限制。过去我们其实顶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理解只开放一部分账户,不少用户误解认为那些尚未开放的账户是团队想自己留着再高价卖给市场。但也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理解,这是重要的战略选择。而这个战略选择的优势,会在未来逐渐凸显出来;
-
没有通过发行 Token 去激励注册;
-
没有虚假注册。
Foresight News: 相比于 .eth 这样的单链纯域名应用,用户在注册 .bit 之后,可以在哪些场景使用,或者满足哪些新的市场需求?
Tim: d.id 将以全新的方式建立和组织社区。
其实 d.id 一直不把自己视为去中心化域名,我们的官网甚至用「.bit 不是域名」来「撇清」和域名的关系。域名这个说法将这个领域的发展带偏了轨道,使这个领域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去中心化域名两大叙事:便捷转账和去中心化网站。事实上去中心化域名的便捷转账存在极大的资产丢失风险,可以见我们博客中的论述。而去中心化网站基本上都难以实现去中心化。
.bit 的定位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全局唯一的,人类可读的标识符系统。它核心作用是标识一切,标识人,标识物,标识关系。对于个人而言,.bit 是一个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名字。对于组织而言,它是构建新型组织关系的起点。
基于我们推出的 DID as a Service,任何一个 .bit 都可以升级一个顶级后缀(Top-level DID)。以如 foresight.bit 可升级为 .foresight。你便可以给你的用户分发 amy.foresight,tim.foresight 等二级 DID(Second-level DID)。 在 amy.foresight 这个 DID 中,前缀是成员的名字,后缀是组织的名字。通过一个 DID,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就被标识出来了。这样的组织我们称之为 DID-based Community。
构建在 DID 之上的组织,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特性。包括:
-
可以简单直接的界定清楚谁是这个群体的一份子:持有有相同后缀的 DID 的便是;
-
成员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
成员与组织的关系独立于任何应用,组织第一次将组织的社会结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托管在中心化平台。这种独立性的意义,不亚于用户通过掌握私钥,实现资产独立于任何钱包。这种独立性,将带来身份的可编程性和可组合性。
但我们有了 DID-based Community 之后,通过 SoulFrag.xyz 这样的 DID-based Reputation System,我们便可以永久性的记录组织成员的贡献和成就,构建组织的声誉体系;通过 Voty.xyz 这样的 DID-based Governance System 可以对组织进行基于 DID 和声誉的治理,构建开放投票公平的治理体系;通过 d.id Profile,每个成员的贡献和成就都可以获得体现。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 d.id 是构建新型组织关系的起点。这种方式满足了人们希望寻找有价值的同类,与同类一起协作创造,表达自我的需求。组织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粉丝群体,DAO 组织,兴趣小组,学校社团,公益组织,专业领域协会,游戏公会等等都是组织,d.id 已成功服务诸多上述类型的组织,官网上也有展示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
Foresight News: 您怎么看待目前市场上涌现出的众多 DID 和域名应用,是否处于过饱和状态,您觉得 d.id 相比它们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Tim: 在我看来,市场上真正在做 DID 团队的其实非常非常少,过于饱和这种直观感受在我看来来自于两个方面: 大家对 DID 的理解千差万别。W3C 的 DID,NFT 作为 DID,钱包地址作为 DID,「域名」作为 DID 等各种 DID 不穷。DID 的 ID 是 Identity 还是 Identifier,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样。对此,我在两年前发表在橙皮书上的《去中心化身份务实》里面论述过:去中心化域名才是 DID 的早期形态。 Fork ENS 的代码太容易了。很多所谓的 DID 项目,不过都是复制 ENS 的代码到其他 EVM 链上。这些并不构成长期竞争力。
那么什么才是 DID?我们团队提出了一个我们满意的 DID 模型:
DID System =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 * Soulbound Tokens * Scenarios
DID 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每个人将先拥有一个去中心化的名字(如 tim.swiftie)。当他参与社会活动时,相应的贡献 / 成就 / 经历就以 SBT 的形式绑定在这个名字上。这个绑定了贡献 / 成就 / 经历的名字,就是他的去中心化身份。这将是他参与更多其他社会活动的凭证。各类应用(Scenarios)将根据他的身份信息为其提供服务。
这与我们当下的世界有些类似:我们一出生便有了名字,我们的贡献 / 成就 / 经历都与这个名字绑定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我们。我们以此获得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机会。但区别在于 DID 是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控的身份。DID 是可信的,永久存在的,不被平台约束的。
按这个模型去思考并构建 DID 体系的团队并不多,而已经构建完善的产品矩阵,且有实际落地应用案例的则更少,d.id 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d.id 的优势在于:
-
我们不是在提供单一工具,而是整套闭环的解决方案。DID as a Service 可以让任何组织一键发行具有实用性和并被广泛支持的 DID;
-
0 门槛。也就是我们提出的 Barrier-free Web3:Seedless、Gasless、Decentralized。任何人都可以在不了解任何 Web3 知识的前提下使用我们旗下的产品。
Foresight News: 作为基于 Nervos 运行的应用,您觉得 d.id 的发展上限又是否会受制于 Nervos 生态的发展状况?
Tim: d.id 构建的 DID 其实是一个体系,它由相互独立又相互可组合的一系列实用性产品构成。这些产品广泛地利用了我们认为最合适的基础设施。.bit 是基于 Nervos 构建的产品;SoulFrag 和 Voty 是基于 Arweave 构建的产品。我们选择技术架构的原则是:能不能做到去中心化;能不能为用户创造好的体验。
很多朋友都劝说过,Nervos 生态不繁荣,Arweave 也不温不火,会成为 d.id 发展的天花板。这是因为外界普遍低估这些基础设施的独特价值。深度使用我们的产品的用户会清楚,在我们的产品中,用户感受不到 Nervos 和 Arweave 的存在。尤其我们近期刚刚实现了对 Passkey 的支持,做到了用户完全不需要关心私钥和 Gas。这些都是 Nervos 和 Arweave 带给我们的竞争优势。它们是实现我们所提出的无障碍 Web3(Barrier-free Web3)的前提。
行业内绝大部份项目的上限都受制于其所在的生态。因为他们的的生存之道是从 Web3 这个用户池里捞用户。这种选择即有懒惰的成分,也有技术架构带来的无奈。现在的主流公链都无法提供 Seedless 和 Gasless 的体验。公链的存量用户就是他们的用户上限。
某种意义上来说,d.id 也是懒的。因为懒,所以我们选择 Web2 这个海量用户池,而不是小众的 Web3 用户池。我们选择 Nervos 独特的技术架构,使我们不光做到了用户感知不到 Nerovs,甚至让用户感知不到任何区块链技术的复杂性。而这正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 mass adaption,next billion users 的前提。
总而言之,d.id 的技术架构选择,不仅不会让 d.id 受制于 Nervos 生态,反而将自己放在了更大的生态之中。
Foresight News: 您觉得跨链(多链) DID 解决方案是否是伪命题?用户是否有真实的需求?哪些原因或功能才是决定用户愿意大规模使用的关键?
Tim: 跨链(多链)这个说法是 .bit 过去所宣传的特点,但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说 .bit 跨链了,因为本质上 .bit 是跨密码学算法的,当时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表述这个点就用了跨链的说法。当然,这是技术角度的表述。说人话就是,.bit 可以做到让用户使用区块链,但不用触碰任何复杂的技术概念。跨链不是用户需求,「没有区块链」才是用户的需求。
行业一直在讨论 Web3 的 mass adaption,next billion user。我认为需要两方面的努力才可以实现,我总结为:1. 降低摩擦力;2. 提供动力。
降低摩擦力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不要让用户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这一点上,我们基于 Passkey 所创造的体验已经超过了很多的 Web2 应用。
动力,本质上就是需求的问题。我们回看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用户涌入。用户真的是因为 NFT 的艺术价值而进来 Web3 的吗?不是,是因为听朋友说 NFT 可以赚钱。用户真的是需要去中心化的借贷和去中心化交易才进入 Web3 的吗?不是,说因为看到朋友赚了钱。据这些例子,并不是说得提供财富效应才能吸引大家进来,尽管过去几次都是这样。而是说,用户不会因为 Web3 而 Web3,用户会因为另一个目的,而无意中不得不使用到 Web3,以此完成用户教育,其中一部分留了下来。因此,我们应该将目光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上。
客观的讲,不但跨链不是用户的需求,DID 本身都不是用户的根本需求,这点可以从 ENS 的存量域名已经减少了 30 万看出。寻求身份认同,证明自己与一个群体的关系,表达自我才是根本需求。DID 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和方式。组织需要通过 DID 更好的组织成员;成员需要 DID 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不得不用 DID。这些场景才是关键。这是也是 d.id 不是做单一产品,而是面向各类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原因。
Foresight News: 对于新的域名项目,投机性抢注已经成为常态,d.id 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Tim: 投机性抢注来源于两个原因:
- 人们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带来财富增长的机会; 大多数项目方需要投机性抢注,有些甚至刻意引导。目的是获得表面上好看的数据,在投资人和用户面前呈现一个火热的景象。
需要了解的是,投机性抢注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避免因为抢注彻底毁掉一个项目。上线当天,我们只有开放了 5% 的账户。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开放到 35%。到两年后的今天,4-9 字符的 .bit 也只开放了 60%。1-3 字符的 .bit 仍未开放。最开始,我们为此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很多用户误解我们是想把优质的 DID 留给自己。到现在,用户逐渐理解了我们的做法,并开始支持我们的做法。
我们这样做的逻辑并不复杂。在影响力不足的早期,全面开放,必将导致账户被极少数人说囤积,这基本相当于给这个项目判死刑。 随着影响力逐渐扩大,再逐渐开放,让后知道信息的人依然有机会注册到心仪的 DID,这对于项目的发展来说才是健康的。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确保后来者能 100% 获得心仪的账户(事实上没有任何人做得到),但我们至少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也就是我们无法确保结果公平,但我们极力实现过程公平。
总的来说,严肃对待投机性抢注,是负责任的团队的基本做法。
If you find submirror valuable, please consider donate to wong2.eth to help cover server cost.
申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链嗅网立场。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