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透明度研究所(BTI)6月的一纸市场监测报告,惹怒了OKEx的CEO Jay Hao。当时,BTI指称OKEx“刷量比例超90%”。
这家头部交易所的沉默在3个月后打破,9月24日,Jay Hao在Twitter上向BTI发起挑战,打赌100个BTC,并表示他将证明BTI为错误报告。按照比特币现价计算,这份赌约的赌注高达600多万元。 另一边的BTI没了声息。此前,它的“刷量”质疑还指向了BTI币安、火币在内的多家知名交易所。
数据分析平台MyToken表示,交易所交易量这一指标在MyToken的排名体系里占比很低,“因为刷量行为在币圈真实存在。” 交易所的“量”到底有多水?币民如何分辨一个平台是否存在刷量机器人?这或许才是币民关注这场赌约背后的关键。
Jay Hao立约 BTI“关网”
距离Jay Hao立下百万赌约已过去6天时间,截至发稿时,区块链透明度研究所(BTI)未作任何表态。 3个月前,它的一份监测报告指出,在实际交易量最大的40家交易所中,比特币交易量约有65%系伪造,几乎所有伪造数据都来自OKEx、Bibox、HitBTC和火币。这是BTI今年第二次发布监测报告,国内币民们常用的头部交易所几乎全部“中招”。
公开资料显示,BTI全称BlockchainTransparency Institute(区块链透明组织),团队成员包括做市商,高频交易员,交易监管顾问等。
BTI发布的刷量名单
早在年初时,BTI就曾表示,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市场有60亿美元的数据系伪造,占市场日交易总量的2/3,主要原因是交易所使用交易机器人刷量。
BTI称,为了得到调查结果,他们花了无数小时观看订单,分析数据点,并与做市商、高频交易员和贸易监督顾问交谈,“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以保证所统计的准确性。”
前后两份报告相隔半年,OKEx、火币、币安都被“抓过典型”,引发市场追问。
对此,OKEx CEO Jay Hao回应,“报告严重失实。”
他指出,计算交易量的方式有很多种,BTI的数据统计不全面,“OKEx与其他交易所的市场结构有很大区别,如手续费率不同、存在大量的套利交易用户等,平台的衍生品交易者很大一部分都源于对冲基金、专业交易员、专业量化机构。BTI使用的测试方法并不能够完全体现出OKEx的市场真实深度情况。” 对于Jay Hao时隔三个月后的赌约,BTI暂无回应。截至发稿时,BTI官网已无法打开。
OKEx举证BTI测算方法存疑
面对BTI的沉默,Jay Hao认为,如果 BTI 不敢接受挑战,应该就此错误报告道歉。
在Twitter上立下赌约之时,Jay Hao也表示他将证明BTI的报告错误。对此,他告诉蜂巢财经,OKEx团队对BTI发布的共计四篇刷量评测报告和附属的两篇评测方法介绍报告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BTI在其报告中明确提及测算细节的交易量测量方法仅有Slippage(交易对价格偏离度)和Volumn/User(单位用户交易量)方法,“BTI的这种测试方法存在多个问题。”
Slippage的说法早前出现在2018年3月Sylvain Ribes发布在Medium上的文章《Chasing fake volume: a crypto-plague》(《追踪交易量造假:一场加密瘟疫》)中,评测的基本逻辑是通过获得交易所的Orderbook数据,以一定数量美金挂单量为测算依据,观察交易所里交易对价格的偏离程度,文章中称其为Slippage,认为偏离程度越大,对应交易对的预估真实交易量越低。
Sylvain Ribes发文曾提到Slippage概念
Jay Hao认为,直接观察Slippage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展现出交易所的市场真实深度情况,他举例说,OKEx为平台用户提供了多种自动委托系统,其中跟踪委托、冰山委托、时间加权委托,均不会直接体现在交易所的Orderbook上,但是却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直接产生交易行为。比如进行冰山委托时,尽管用户想要进行的交易量非常大,但是体现在Orderbook上的数量仅仅是冰山一角。
BTI中使用的Volume/User 方法是通过比较单位用户的交易量来判断交易所是否存在刷量行为。在Users数量的测算上,BTI采用了来自Similarweb的UV数据。
BTI报告中介绍了用户量的数据来源
对此,Jay Hao表示,Slippage本身与Volume(交易量)并不构成直接正相关关系,即使假设使用了精确的Orderbook数据,Slippage方法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市场深度情况,并不能够直接推导出整个市场的真实交易量水平。
对于Slippage与交易量的关系,Medium上发文的作者Ribes也在文中指出,利用Slippage的完整数据并不能够拟合出一条有效的Slippage和Volumn的函数关系。Ribes仅采用了Slippage小于0.7%的数据对二者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
BTI在用户量上采用了以色列的一家第三方数据服务商Similarweb的数据,该服务商近期被很多业务人士推崇其数据的可信度。
刷量成风 投资如丛林“裸奔”
BTI虽暂未回应OKEx的赌约,但它在报告中指出了交易所行业存在的刷量乱象,比如,许多交易所拥有相同的交易引擎和设计,这些技术支持来自第三方网站Fiverr,“仅需850美元即可创建加密货币交易所;只需100美元就可以通过交易机器人将数据刷到CMC排名前十。” 交易所业内也对交易量造假问题有过表态。火币全球站CEO七爷就曾表示,虚假交易量在业内真实存在,“人们有权知道交易所提供的数字是真实的。”
OKEx相关负责人告诉蜂巢财经,刷出来的庞大交易量会给市场营造出一种繁荣假像,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首当其冲的危害就是产生投资损失,“任何一家想要长久经营的交易所,都会以用户利益优先,OKEx同样遵守这样的原则。”
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和从业者也意识到了刷量问题的负面效应。多家交易平台已向业内知名的数据服务商CMC提供了实时交易和订购单数据,以遏制刷量造假等行为。但缺乏公立第三方的监督审查,过往沉疴让这些公开数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9月23日,美国洲际交易所背书的比特币实物交割期货平台Bakkt上线,作为通过监管审查的“正规军”,它的上线一度被币圈视作今年最大的利好之一。
结果上线后Bakkt交易量给币圈泼了一盆冷水:一天时间签订了63个BTC月度合约,价值仅超60万美元,和币圈原生的合约平台相比,只是个零头。
Bakkt低迷的交易量
有一种市场声音认为,“这才是币圈的真实交易量。”失望背后也透露出投资者对币圈交易所人气的怀疑。
MyToken有关负责人认为,伪造交易量会误导用户,让用户误以为主力出货或者吸筹,从而严重影响用户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有利于庄家和主力操控币价。 对于交易所而言,当投资者因此发生损失时,也在消耗交易所的信誉。去年名噪一时的FCoin曾因用户自备机器人“刷量”挖矿带来一片繁荣的景象,最终红利耗尽,曲终人散,落得一地鸡毛,平台和投资者只能自食其果。
网站访问量+盘口数据可寻刷量痕迹
Jay Hao自立百万赌约把消停一时的刷量问题再度拉回币圈视野。交易分析平台The TIE首席执行官Joshua Frank则认为,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刷量者设法操纵市场的行为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那么,币圈投资者该如何分辨一个平台是否存在大量机器人?MyToken表示,如果一个交易所的实际访问量如果很小,而交易额却很大,就有可能存在刷量行为。 除了从网站访问量入手,投资者还可以从K线交易图中看出端倪。 OKEx有关负责人提示,一般来说,正常交易所K线图上代表买入的绿色折线和代表卖出的红色折线是随机交错的,“这证明买卖活动是自然无人为干涉。而存在刷单的交易所,其买卖K线图是均匀交错的,基本上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现行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进行,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设定了人为的买卖程序。” 上述人士进一步强调,同一时间点上,买单最高价和卖单最低价之间会有价差,一般来说,价差都在零点几美元左右徘徊,如果价差高达几十美元,则刷单可能性较大。交易越活跃的平台,市场深度越大,大额吃单速度越快。“目前,OKEx现货的交易盘口价差可以缩小到0.1美元,吃单速度也比其他交易所更快。” 对投资者来说,币价和交易量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参考指标,而在一个有可能被操控的市场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也成了一门币民必修课。
申明: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链嗅网立场。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